為什麼人們會上了詐騙人士心理伎倆的當?了解如何避免詐騙並不簡單,因為很難看清其中警告的線索。而且我們的性格特質會讓我們更容易受騙。「大多數關於詐騙的討論焦點不在心理學層面。他們的重點是損失了多少錢或責怪受騙者,」Hogan首席科學長Ryne Sherman博士觀察到。「這其中遺漏了一點,就是讓人陷入詐騙的心理面向。」科技只會讓詐騙變得更容易。雖然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,人工智慧和其他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心理風險。在虛擬世界中,人們比面對面更容易受騙。舉例來說:一名女子最近在 Instagram上因為一場用 AI 生成影像打造出的愛情騙局受騙,損失了約 85萬美元。
Ryne說,「不只是個人會受騙,公司也會。」例如,AI 語音複製可以讓常見的CEO 冒充騙局更具說服力。他說「某一天,你可能會接到一通聽起來像是你老闆的電話,跟你說你需要轉帳。」
一些常見的在線詐騙類型類型包括信任詐騙、虛假技術支持詐騙和身份盜竊詐騙。讓我們檢視其中的一些警訊。